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家精神与“亚夫精神”,对标院职工行为准则,新洋基地党支部近日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农科人”主题大讨论。各部门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围绕文明素养落地、履职担当强化、团队协作深化等议题深入探讨,凝聚思想共识,以文明之风赋能基地创新发展。
责任担当融入岗位职责
综合部以“枢纽服务” 为定位,提出“三个一”标准:文件流转“当日清”不积压、会议保障“零疏漏”无差错、职工诉求“快响应”暖人心,用规范化服务串联起基地运转的每一环。财资部聚焦 “钱、物、账” 管理,提出建立“台账跟踪+季度核查”机制,确保办公设备、田间农机等资产高效利用。后勤服务部则把 “亚夫精神” 融入田间地头,从农田维护、环境整治、食宿服务等细节入手,让“小事做细、细事做透”成为文明标配。
扎根基层推动成果落地
科试部围绕对外科研合作与项目实施,提出“对接零推诿、服务零距离、保障零差错” 标准:主动对接团队科研需求,建立“项目进度跟踪表”,用“马上就办”的执行力筑牢合作根基。沿海特色作物研究团队继续锚定藜麦、首乌两个特色产业发展,从论文撰写到技术推广,让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农业、农村、农民。退休职工服务部表示“传帮带”是新洋基地70多年来形成的传统,要继续发挥老同志“引路人”作用,为基地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文明践行渗透基地日常
各部门达成高度共识:文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藏在日常的点滴行动。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细微自觉,到遇事不推诿、相处能体谅的默契共识;从守护共同家园的朴素心愿,到抵制不良风气的坚定立场,文明正像空气般渗透在基地的方方面面。这份融入日常的文明,不是刻意为之的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成为基地稳步前行的无形动力。
基地党支部书记吴长付表示,争做新时代文明农科人,既要把精神养分内化于心,更要让文明实践外化于行。新洋基地全体职工要以此次大讨论为新起点,把文明创建的共识转化为岗位上的专注、协作中的担当、服务里的热忱,让每个岗位都成为文明窗口,每项工作都彰显农科本色,让文明之魂真正成为基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