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作所专家赴灌云县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发布时间:2025-09-04 18:01 来源:粮作所 浏览次数:

为深入弘扬新时代亚夫精神,加速我院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助力农户增产增收,9 月 1 日,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杨杰带队,携常规水稻团队助理陶亚军、甘薯研究团队马佩勇及院玉米研究中心助理崔亚坤一行,赴灌云县开展田间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灌云县委副书记、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马天抒、县农业农村局及工作队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在南岗镇张薛村与杨集镇庄场村,专家团队实地查看了南粳 88 百亩方的种植情况。当前水稻正处于扬花期,针对这一关键生长阶段,提出两项技术建议:一是强化田间水肥管理,明确水稻抽穗扬花期田间需保持充足水分,严禁断水;进入生长后期,应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模式,同时根据稻株叶色,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若地块出现稻株长势过旺或稻瘟病发生迹象,则需减少氮肥施用。二是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对于前期未开展水稻二化螟防治的地块,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生物防治)或氯虫苯甲酰胺(化学防治)进行喷雾防治;针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常见病害,建议选用三环唑等杀菌剂,在防治病害的同时兼顾稻纵卷叶螟防控;特别要注意台风过后,防治飞虱冒穿。

专家团队还前往龙苴镇杨范村、王荡村,调研亚夫项目 “特色粮食作物绿色低碳品牌化产业发展模式集成应用” 的实施情况,现场查看了鲜食玉米(苏科糯 1505和苏科糯 226 )与鲜食甘薯(宁紫薯 4 号、南京红蜜等)的长势。结合作物生长特性与产业发展需求,强调鲜食玉米需科学规划不同品种的错期播种时间,通过错期种植延长采收周期与市场供应期,提升种植效益;鲜食甘薯则需重点关注生长后期的虫害防控工作,避免虫害影响薯块品质与产量,为后续品牌化销售奠定基础。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