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所畜产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团队在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酵母生物合成及其防控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11-17 10:13 来源:质量安全所 浏览次数:

近日,质量安全所畜产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团队和扬州大学联合在国际期刊《Food Control》(一区Top,IF:6.3)上在线发表了题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he endolysin LysMD10 combined with citric acid against Salmonella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eggshells decontamination” 的文章,该研究利用酵母作为底盘细胞成功高效合成了阴性菌-沙门氏菌噬菌体裂解酶LysMD10,并研究了裂解酶与柠檬酸的抗菌应用效果。我院与扬州大学联培博士研究生丁浩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冉研究员、庞茂达研究员和扬州大学谢恺舟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沙门菌作为首要食源性病原菌,每年致全球超5.5亿人感染,亟需新型生物防控技术。噬菌体裂解酶凭借独特杀菌机制、高效裂解性等优势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从沙门菌菌株JY1408中鉴定出新型裂解酶LysMD10,经过编辑改造成功高效合成了阴性菌-沙门氏菌噬菌体裂解酶,实现了用酵母菌生物合成裂解酶的目标,并验证了噬菌体裂解酶与柠檬酸对沙门菌、大肠杆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杀菌活性,蛋壳消毒试验可完全消除表面沙门菌污染。该研究为噬菌体裂解酶尤其是阴性菌裂解酶类新型抗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对保障食品安全、守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F1105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2709、3227309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1)等多个项目联合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713525006887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